「反常合道在中國思想裡是頗常見的思維模式。“反常合道”一語本來出自中國文學批評,北宋惠洪著有《冷齋夜話》論述詩歌的書,記載了蘇軾點評柳宗元詩說過的“詩以奇趣為宗,反常合道為趣”一語。“反常合道”是個具有相成關係的詞語組合:“反常”指違反常規;“合道”指合乎常道。相成的關係表現在:要違反常規才能合乎常道。如此看來前後兩個詞語就有點矛盾,不依常規反而合理,那是什麼道理?
Month: 五月 2012
誰小覷圖文寫作
每年的創意中文寫作課,我都會讓同學做圖文寫作。同學都說:「不就是看圖作文嘛?我小學就會了。」同學的話不錯,看圖作文確是小學習作的常見形式:左面一幅圖,右面一百個格子,同學按圖的提示寫作,彷彿填滿格子就完成任務。不過,如果將圖文寫作直接等同於小學看圖作文,那就未免太小覷這種寫作形式了。
褒乎?貶乎?
古漢語中有「一詞多義」的特性,這並不是本義和引申義所能概括的,有時,字詞的「褒貶」兩義也是並時共存的。例如「臭」指難聞氣味和醜惡形象,多配為「惡臭、體臭、銅臭」等詞;但「臭」在古漢語指的氣味是可香可臭的,如《易經˙繫辭》謂「同心之言,其臭如蘭」,就是以「蘭臭」解作香味,比喻朋友情意相投,氣味相合。這正是古漢語「美醜同詞」的特性。
二次創作點只「惡搞」
「二次創作」是近來城中熱話,到底何謂「二次創作」﹖二次創作,又稱再創作、衍生創作,是指使用了已存的文本(包括文字、圖像、影片、音樂或其他藝術作品等作品),進行延伸的創作。當中包括了翻譯、改編、戲仿、仿作、致敬、惡搞、拼貼、重新組合、擬人化、引用並加以發揮等等的創作模式和手法。大家經常在網上看到的「惡搞」只是二次創作的少數例子,甚至是嘩眾取寵,欠缺深度的例子。其實「再創作」的概念由來已久,單是香港這個彈丸之地已有不少著名作家曾以此手法進行創作,當中更有不少優秀的作品,極具參考價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