接上期,針對不同學習階段的學障生,老師可以採取不同的策略,強化語文能力。當中以小學階段最為關鍵,提供最基本的寫字訓練。如以九宮格、放大字體、在字身旁以不同顏色加上筆順序號、按筆劃序練字和臨摹等。有需要時,可以將尺放在字的下方,使行距、字距適中,方便掌握空間感。
認字從部首偏旁著手
在認字訓練方面,從兩個方向著手,首先以部首猜字義,例如:「刂」可推敲出「刀」、「刊」、「列」等字。其次為偏旁學字音。漢字多為形聲字,一邊表形符,一邊表聲符,透過拆解這些形聲字,讓學障生得悉字的結構和讀音,例如:「江」、「河」、「漲」的部首是水,屬於字的形符,表示該字的類別;右邊的字身為聲符,表示該字的讀音。
至於閱讀文章時,可以利用「五指法」,即理解文章意思的5種元素:題目、人物、地方、問題和解決方法,以掌握所閱讀的故事內容。若能力許可,嘗試以口語覆述故事內容,加強語音和字義聯繫的意識。
寫作時可用「六何法」
在寫作時,可以利用「六何法」──何人、何地、何時、何事、如何、為何,引導作文,並且於完成後,派發「核對量表」,讓學障生自行校對文章。另外,同儕協作學習是很好的學習過程,對於健、障雙方,也是很好的心理建設。
至於考核成績,可以從3個方向著手──情境、時間安排、試卷形式。考核時,安排電腦輸入答案或錄音方式,代替手寫;以一對一方式,並提供適當的協助,例如清靜的環境、監考員提示及解釋考題重點,而非只作壁上觀。再者,老師可延長考試時間,減輕壓力;放大試卷字體和間距,避免長句敘述問題。
十年樹木,百年樹人,學障生要面對的挑戰著實不少,教育就是要助學生跳出框框,學校和教師可以多走幾步,誠如陳百強的歌詞「前面阻礙重重,難敵我情濃。心底彩虹,隨著彩筆飛縱」,期望學障生能「劃」出彩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