靜態空間 寄情於景

溫詞的女子心思二之二

上期提到,溫庭筠以男性的身份和視角,透過筆墨道出女子的心思。此外,溫氏擅以靜態空間、場景來寄寓人物情感;藉著意象的堆疊,以展現似有若無的情緒,如《菩薩蠻.寳函鈿雀金鸂鶒》:

寳函鈿雀金鸂鶒,,沉香閣上吳山碧。楊柳又如絲,驛橋春雨時。

畫樓音信斷,芳草江南岸。鸞鏡與花枝,此情誰得知?

客觀筆法 描畫閨情

詞人未有選用自然之大山大水,喜以室內的情調、配以客觀的筆法來描畫幽微閨情。作者先行羅列女子專用的首飾盒(寳函)、鑲有珠貝的鳥形髮釵(鈿雀),還有金屬製、水鳥造型的香爐,以精煉之辭建構閨閣情調。「沉香閣上吳山碧」一句,由室內轉移到窗外之景,好讓詞人帶出「楊柳如絲」的細膩畫面─在水岸送行,伴有楊柳依依、煙水綿綿,正與漂泊旅途的對方臨別。

下闋又回到女子獨處的空間(畫樓),雙方斷了聯繫;而送別的堤岸,想必是長了大片芳草,喻時間已然流逝。「鸞鏡」恰好又是成雙的意象,成對的鸞鳥紋樣,映照出落寞的離愁;女子以摘下來的鮮花(花枝)插髮,即是溫婉、嬌柔嫵媚的姿態寫照。這闋詞跟上例相似,溫庭筠對女性的專屬器物,處理得駕輕就熟;常以妝容、髮飾、屏風、飾盒、香爐、衣服上的裝飾等精細組件,交織成華美的意境,最後才帶出女子的孤寂情思。

目送「千帆」 描畫心理

關於溫庭筠對女性心理的了解,筆者欲以《夢江南.梳洗罷》作結:

梳洗罷,獨倚望江樓。過盡千帆皆不是,斜暉脈脈水悠悠。腸斷白蘋洲。

這詞寫得明白如話。相對以上兩闋詞例,溫氏以色澤素淡之筆,同樣以閨閣作描畫的起點,寫出女子與情人分別後的失落情境──目送「千帆」、靜倚江邊良久,直至「斜暉」相迎,單思之情仍未消減半點。詞人以男性的心理、眼界來描畫女性的內在情緒、外在樣態,既細緻且真實;由此可知,飛卿心思之仔細,真謂可見一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