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課時學生們經常問及一些多音字的讀法,比方說:到底主角的「角」,唸「jiɑ̌o」?還是唸「jué」?其實,可以從它的字義來區分,「角」可讀jué,亦可讀作jiɑ̌o 。一、「jué」:解釋為戲曲演員、主角、角色、角宿、「宮、商、角、徵、羽五音」;二、「jiɑ̌o」:解釋為動物頭上的硬塊時可讀做腳,數學上有夌角、直角、對角,其他還有角落、角力、號角、八角、口角等。因此,「主角」正確應該讀成「zhǔ jué」。
另外一種漢字字詞同形同義,可是不同讀音,這就牽涉到「文白異讀」了。
漢字同形不同音,有區別詞義的作用
所謂「文白異讀」,顧名思義,是指一些字「文讀」和「白讀」時發音不同。「文讀」指一個字出現於書面語、科學用語或成語等詞中的讀音,又叫讀書音、讀音、字音;「白讀」就是老百姓常用的口語讀音,又叫說話音、語音或話音。
舉幾個例子:「自給(jǐ)自足」,唸jǐ,屬於書面用語,是文讀;「我給(gěi)他一本書」,唸gěi,屬於口語讀音,是白讀。
還有,「血債要用血來償」,前一個「血」讀xuè ,而後一個「血」讀xiě。讀xuè,因為它在此是屬於結合緊密的合成詞,就像“血管、白血球、血型、血糖、血壓……等詞彙,不能分割,因此歸類為文讀音。
讀xiě時,比如「地上有一灘血!」,或是用於結合不緊密的合成詞,比如「吐血(吐了血)」、「捐血(捐了兩次血)、「喀血(喀了一口鮮血),則白讀為xiě。
這類文白異讀常見的還有:「削減」的「削」xuē,和「削皮」的「削」xiɑ̄o ;「暴露」的「露」讀lù,而「露了面」的「露」讀 lòu;「剝削」的「剝」讀bō,「剝皮」的「剝」讀bɑ̄o,;「薄弱」的「薄」讀bó,「薄餅」的「bɑ́o」讀bɑ́o;
上述字詞區分文白異讀的方法與區分“血”的兩種讀音的方法相同,前者均為文讀,後者為白讀。
廣東話的文白異讀
不僅普通話有文白異讀,粵語方言也有。例如「驚訝」的「驚」,文讀ging1;「好驚」的驚」,白讀geng1。「人生」、「生存」、「生命」要唸文讀音saang1;雞蛋未煮熟是「生」的,要唸白讀音sang1。
簡單的說,粵語的文讀音像普通話,白讀音則像中古漢語,而文讀音通常用在書面語和正式場合,白讀音是平常說話時使用。不過,實際上,何時用文讀音,何時用白讀音,就要視個別詞語而定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