觀乎過去數年公開試的成績,以及考評局考試報告,同學普遍認為閱讀卷中的文言部分是最困難的。參看過去考題,文言閱讀中首先出現的是字詞釋義及句式理解,亦是較容易取分的題目。事實上在各種閱讀能力中,最基本的就是字詞意義的理解,只有明白每字每詞的意義,才可以明白整句,而至整段、整篇文章的意思。古漢語在字詞方面的特點主要有二,一是單音節詞較多;二是本義和引伸義的混用。下文將以蘇洵《六國論》為例逐一論述。
Month: 十二月 2014
「小氣」與「小器」 粵普有不同
粵語區學生在學習普通話的過程中,最困難的往往是遇到同形異義詞彙,也就是書寫形式相同或非常相似,可是意思迥異,經常導致誤解。那主要是粵、普的用字習慣不同所致,有時也跟書面語和口語用詞有關,例如「小器」和「小氣」,書寫上粵語慣用前者,而普通話慣用後者。在平時使用的口語上,粵語的小器,是指小心眼兒、度量狹窄之意;而普通話的小氣,一般是指吝嗇、一毛不拔、捨不得花費的人,再口語化一點就是「摳門兒」,即是廣東話「孤寒」的意思,相反詞是大方、慷慨、豪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