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列子.楊朱》:思辨治國與治心

儒家思想重在推己及人,親親而仁民,仁民而愛物。由愛自己的家人,推及愛身邊的人,由家庭推廣到天下。管理自己的家庭與管理國家,是否可以一以貫之?這是個頗費解的問題。《列子.楊朱》篇,提及子產與其兄弟的故事,就觸及這點。

兄嗜酒弟好色 不理禮義禁令

子產擔任鄭國的國相,專政3年,無論良善的人,還是兇惡的人都順從他的教化,或畏懼他的禁令,因而國家安定。對於子產,管理國家時,施以教化與禁令,國家無事,那就可以了。

子產的兄長公孫朝,喜愛喝酒。公孫朝家藏上千壺好酒,酒麴堆積如山,雖然離大門百步之遠,糟漿的氣味仍非常刺鼻。公孫朝每每沉醉於酒,不理社會的安危、人事的災困,家中有無、九族親疏和生死哀樂;甚至水火、兵刃交加來到面前,也全不理會。

而子產的弟弟公孫穆則好色。他的後花園並列有數十間房子,滿屋都是年輕貌美的女子。公孫穆每每沉迷女色,摒退親友,斷絕交遊,日以繼夜,3個月才從房中出來一次。同鄉有貌美的女子,他必定賄賂羅致,找媒人挑選,得不到不罷休。

兄與弟:真性情生活比名聲重要

子產管理國家了得,但管理家庭卻一團糟,於是造訪鄧析,問解救的方法。鄧析教他要告知自己的兄弟,生命攸關,禮義為重。後來,子產探訪兩位兄弟,對他們說,人比禽獸尊貴,因為人有智慧和思想,而智慧和思想所依從的是禮儀。禮儀完備,名譽地位自然來。如果耽於嗜慾、耽於情慾,性命就危險了!

公孫朝和公孫穆聽了這樣的教訓,不以為然。原來他倆早就把這個問題想過,他們早就知道人和禽獸的分別,也選擇很久。兩兄弟認為生命是難以應付的,而死亡卻容易達到;用難以應付的生命,來等待容易達到的死亡,實在沒有什麼可以念記的。兩兄弟認為如果只是想借尊貴的禮儀來誇耀人前,掩飾真情本性以彰顯名聲,倒不如選擇死亡。

公孫朝和公孫穆認為要享盡一生的歡愉,窮盡有生之年的快樂,就算肚子太飽不能盡飲,就算力有不逮對美色不能縱欲都沒問題。他們實在無暇擔心名聲和自己的性命。他們反倒認為子產要炫耀治國的才能,用說話來擾亂自己,又以榮華利祿討自己的歡心,豈不是太淺薄又太可憐了嗎?下集繼續講述三兄弟的故事。(二之一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