讀詩煲劇聽歌 皆能學「靜好」

文本細讀是文學欣賞的基本功。在課堂上閱讀作品的時候,老師常常會引導同學注意文本各部分的細節,以及它們之間的連繫和呼應。如果作品有不同版本,老師也會教同學注意各版本之間微細的差異和它們各自的不同效果。

不少人提到此四字都自然想起胡蘭成與張愛玲的愛情故事。1944年,胡蘭成與張愛玲在前路未明的情況下立了婚約。婚書上只有寥寥四句:「胡蘭成張愛玲簽訂終身,結為夫婦,願使歲月靜好,現世安穩。」上兩句是張愛玲所寫,後兩句為胡蘭成之言。面對動盪的政局,二人新婚許下的願望就是對平靜安穩生活的嚮往。

「歲月靜好」典出《詩經》,是《國風》的其中一首。原文為:

女曰雞鳴,士曰昧旦。子興視夜,明星有爛。將翱將翔,弋鳧與雁。弋言加之,與子宜之。宜言飲酒,與子偕老。琴瑟在御,莫不靜好。知子之來之,雜佩以贈之。知子之順之,雜佩以問之。知子之好之,雜佩以報之。(《詩經.鄭風.女曰雞鳴》)

詩中描述夫婦清晨在床邊對話,妻子叫丈夫不要貪睡,溫言相勸他出外狩獵,又稱會預備酒菜讓丈夫回家時共享佳餚;更表示會與之白頭偕老,二人彈奏琴瑟,享受和睦安好的時光;並贈以佩飾,答謝丈夫的關懷和體貼。詩中「靜好」一詞表達了對美滿愛情生活的盼望,女子將對未來的憧憬完全寄託在另一半的身上。

現代歌詞出現 顯女性地位提升

今天,我們仍然以「歲月靜好」表達對平淡日子的追求, 但所包含的意蘊,卻大有不同。去年林夕為謝安琪填詞的歌曲《獨家村》內就有:「我怕折腰你怕窮╱彼此怎可折衷╱唯願歲月靜好╱不好跟你安寢╱情自然壽終」的句子。歌詞描述女子堅守理想,而不願如愛人般捨棄自我價值,隨波逐流,故寧願一刀兩斷,「守護我的獨家村」。由新婚的甜蜜、追求愛情幸福、與另一半廝守的願望,演化到女性的莊敬自強,不願意違背良心、出賣理想,寧願孤身上路,歌詞中的女性所追求的「靜好」,與《詩經》中的鄭女明顯有境界上的分別,女性地位的提升與自我覺醒不言而喻。

簡簡單單一個四字詞,只要細心咀嚼,也有可供探究之處。「煲劇」、「聽歌」之餘,大家也可嘗試細味當中的文化和文學知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