戲劇分析技巧 故事創作元素

在這個商業氣息極為濃厚的社會,每日在你周遭出現林林總總的廣告,多如天上繁星。雖然如此,但當中總有讓你留下印象的,也有如過眼雲煙,不值一哂的。大家可有停下來想一想:這些讓你留下印象的廣告究竟有沒有共通之處?成功的廣告,猶如在說故事。其故事元素愈重,愈有戲劇味道。那創作故事時,有哪些元素,可以成就讓人擊節讚賞的廣告?

還記得上世紀70年代,某搬運公司找來一位白鬚翁豎起大拇指,然後配以旁白:「搬屋啊?××啦!搬廠啊?××啦!搬屋、搬廠、搬寫字樓啊?××啦!」如此廣告,乏善可陳,更遑論故事元素。

故事,通常緣於某個人為了某些原因而做出很多事情,從而達到目標,滿足個人慾望。在這過程中,一定有很多困難需要克服,包括環境和人事等。經過歷練後,主角對自己或世界都有更開闊的視野。

七個元素 叮噹有齊

法國符號學者安妮的「戲劇分析技巧」可以應用到故事創作,成為創作故事的元素。「戲劇分析技巧」包括:原因、主角、輔助者、障礙者、主角目標、追求目標的過程或方法、主角的感悟等七個元素。以最受小朋友歡迎的卡通片「叮噹」為例,大家有沒有發現它的故事都是離不開上述這些元素?

「叮噹」每一個故事都由一件事情開始,例如:學校要考試了,大雄的目標一定是想拿取好成績,但他還未準備好。按照他的思維模式,一定求救於叮噹,而叮噹又會抱着勉為其難的心態幫助大雄,從百寶袋中拿出超級記憶力丸給大雄服食,以便考試順利,奪取佳績。

如果劇情發展至此就完結,可謂一點味道都沒有,於是編劇就會安排一些關卡,阻礙大雄達到目的。例如技安知道此丸的威力後,想盡辦法去盜取。然而最大的障礙緣於大雄本身的性格:既要威又要戴頭盔。他一定會把超級記憶力丸拿去給靜香欣賞,但在路上會遇到技安阻撓,一個不小心掉到地上,跟其他糖果混雜了,到頭來一事無成。

原因目標 連成一線

在「戲劇分析技巧」的元素中,我們不難發現當中有一個關鍵過程:從「原因」到「主角目標」。如果這個過程不能連成一線,它就不是故事了。「原因」可以為主角提供動機,追求目標。另一方面,過程中一定要有障礙,若要達到目標,必須經過奮鬥,方能悟出道理。掌握了這些元素後,你有信心把它們融入到廣告裡去嗎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