情緒勒索雖然最常出現於極不平等的上下關係中,但其實日常關係融洽者,也可能出現情緒勒索。如劉備與孔明可謂達到十義中的「君敬臣忠」,然而劉備臨終前於白帝城託孤,可謂情緒勒索的佼佼者。劉備於病危時召見諸葛亮,希望他能輔助太子劉禪:「君才十倍曹丕,必能安國,終定大事。若嗣子可輔,輔之;如其不才,君可自取。」
情緒勒索雖然最常出現於極不平等的上下關係中,但其實日常關係融洽者,也可能出現情緒勒索。如劉備與孔明可謂達到十義中的「君敬臣忠」,然而劉備臨終前於白帝城託孤,可謂情緒勒索的佼佼者。劉備於病危時召見諸葛亮,希望他能輔助太子劉禪:「君才十倍曹丕,必能安國,終定大事。若嗣子可輔,輔之;如其不才,君可自取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