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黑顏料作眉黛 先用柳枝後用銅

上期與大家談過古人喜以「花鈿」作臉上裝飾,這次談談另一樣化妝重點-眉黛。「黛」者,青黑色的顏料,古代女子用以畫眉,故稱眉為「眉黛」。

古人初用柳枝畫眉,柳枝燒焦後抹在眉上,就像現代人用的眉筆一般。後來則改用名為「石黛」的礦物,先將石黛放在硯上磨碎成粉,加水調和,再行描畫。

除了石黛,尚有銅黛、青黛、螺子黛。銅黛,即銅綠,顏色翠綠;青黛則是一種深灰色的畫眉材料,由西域傳入。至於螺子黛,產於波斯,是已加工的化妝用品,使用時不須研磨,蘸水可用。

先秦偏愛黑 秦朝喜翠眉

古人的審美觀與今人頗有不同,對眉毛的顏色和眉形的喜好,亦隨時間而有所變化。先秦時代偏愛黑的眉色,《楚辭.屈原.大招》中「粉白黛黑,施芳澤只,長袂拂面,善留客只」,「粉白黛黑」就是美人的標準。

《詩經.衛風.碩人》中亦有「手如柔荑,膚如凝脂。領如蝤蠐,齒如瓠犀,螓首蛾眉,巧笑倩兮。美目盼兮」之句,「蛾眉」就是指所畫的眉毛如蠶蛾的觸鬚般細長而彎曲。

秦朝時則喜翠眉,《事物紀原.卷三》有「秦始皇宮中,悉紅妝翠眉」之句。及漢則復愛青黑色,且把眉毛畫得修長而彎曲,狀似遠山般秀麗,故稱「遠山眉」。《西京雜記》中記有「司馬相如妻卓文君,眉如遠山,時人效之,畫遠山眉。」

上有好者,下必有甚焉者矣。歷來愛女子眉妝的帝皇不少,隋煬帝愛美人吳絳仙的長眉,故令宮人效之,更因此加徵重賦。《隋遺錄》中記載絳仙因眉美而得寵,「由是殿腳女爭效為長蛾眉。司宮吏日給螺子黛五斛,號為『蛾綠螺子』。黛出波斯國,每顆直十金。後征賦不足,雜以銅黛給之。獨絳仙得賜螺黛不絕。」

明皇愛美眉 畫圖記眉形

煬帝因美人而徵重賦,固非明君,而另一多情君主雖略有不及,但其愛美之心,珍重的態度卻不遑多讓。唐代張泌的《妝樓記》及明人楊慎的《丹鉛續錄》,均記載了唐明皇令畫工繪畫《十眉圖》的事。

據記載,明皇命人記錄時人的十種眉形,「一曰鴛鴦眉,又名八字眉;二曰小山眉,又名遠山眉;三曰五嶽眉;四曰三峰眉;五曰垂珠眉;六曰月稜眉,又名卻月眉;七曰分梢眉;八曰涵煙眉;九曰拂雲眉,又名橫煙眉;十曰倒暈眉。」特意命人專以畫作記錄,明皇愛眉之心可見一斑。

綜觀眉色與眉形的演變,可見歷朝審美觀大有不同,不變的卻是人的愛美之心,古人云「女為悅己者容」,時至今天畫眉不再是女士專利,男士畫眉者愈趨普及,也許有一天將有現代男性版的「十眉圖」也未可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