骷髏骨頭不怕死從容自在更快樂

中國古籍所談及的鬼,可以假裝為自己的親人,可以化身為羊,也可以成為骷髏骨頭,各適其適,創意無限。在《莊子.至樂》篇之中,就寫莊子遇到骷髏骨頭,跟其談論起生死大事。《說文》認為:「鬼,人所歸為鬼。」《禮記.祭義》又說:「眾生必死,死必歸土,此之謂鬼。」人入土為安,肉身化而為骨頭,是人的存在狀態,也是死亡的形式,莊子都視之為平常。

莊子到楚國去,看見一具骷髏骨頭,枯骨暴露。莊子用馬鞭從旁敲了敲,問:「你是因為貪生怕死、有違常理而成為這個樣子呢;還是因為亡國的事情,受刑被刀斧傷害,而成為這個樣子呢?或者是因為做了壞事,愧對父母、妻子、兒女而感到羞恥,而成為這個樣子呢?又或者是因為飢寒交迫,而成為這個樣子呢?還是因為你的壽命已盡,而至於這個樣子呢?」莊子話說完畢,就拿着頭蓋骨當作枕頭睡去。

到了半夜,骷髏骨頭託夢給莊子說:「你的談吐很像個善辯的人,看你所說的,是活人的負累,死後就沒有這些了。你想聽死後的事情嗎?」莊子說:「好的。」骷髏骨頭說:「人去世了,上沒有君王,下沒有臣子,沒有四時變化,從容地與天地同老。即使身處君王之位的快樂,也不能與此相比啊。」莊子不相信,就說:「我要是讓掌管生命之神,把你的形體重生,還原筋骨、肌肉、皮膚,回到你的父母、妻子、兒女、鄉里和認識的人身邊,你希望這樣嗎?」骷髏骨頭深鎖眉頭,說:「我怎能拋棄當君王的快樂,再回人間受苦呢?」

由於骷髏骨頭在野外枯骨暴露,莊子的提問側重在死於非命的話題上:貪生怕死卻做了有違常理之事而死?因亡國受刑而死?做了壞事,愧對親人而死?飢寒交迫,貧窮而死?徐徐老去而死?先抑後揚,把由生到死的不同過程,羅列出來:五個問題,四個是死於非命,一個是死於自然。

原來骷髏骨頭竟藏着鬼魂,託夢給莊子,現身說法,才讓人得以明白。對於人來說,死亡似乎可懼可怕,但是骷髏骨頭卻別有一番描述:死後沒有君臣關係,沒有四時的自然變化,沒有壽夭,從容自在,自己主宰自己。莊子(生存)與骷髏骨頭(死亡)的對比,展現了莊子齊物的觀點,就是打破人的成見,讓人懂得設身處地去想, 懂得同理心,站在骷髏骨頭的角度去看事情,別單單以人的角度思考。中國文化裡的鬼怪,跟中國人的人生觀密不可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