女子地位低 婚姻難反抗

近年,宮鬥劇流行,劇中的女主角都敢愛敢恨,在一番努力後,甚至能掌控他人生命與國家前途。近日熱播的《皓鑭傳》,開始時便講述皓鑭不願嫁給一個自己不喜歡的人而反抗到底,有一幕更描述皓鑭在街上與貴族子弟相爭,並且得勝。

命運弄人 坦然面對

上次說到《論語》已有命運的觀念,認為人是否健康,理想能否踐行,皆受命運所限。《論語》對「命」的記載甚多,如:「司馬牛憂曰:『人皆有兄弟,我獨亡。』子夏曰:『商聞之矣:生死有命,富貴在天。』君子敬而無失,與人恭而有禮,四海之內皆兄弟也。」(《顏淵》)司馬牛沒有兄弟,這是命運給他安排,強求不得。

命運作弄 聖人無奈

與學生閒談時,發現他們年紀雖輕,卻也信命。對考試的結果、戀情的發展,就業的前景,都會向黃大仙或相士詢問一番。其實「命」之概念,自古已有,但不同時期都有不同意義,是個很值得探討的題目。

焚書無燒盡六經 坑儒未趕絕儒家

焚書原來沒有令經籍亡佚,那麼,坑儒呢?它有否為儒學帶來巨大的衝擊?讓我們先看看坑儒的背景。秦始皇一直希望長生不老,並派侯生、盧生等方士為他出海尋找仙藥。可是,世上根本沒有長生之藥,侯生等人自然也找不到,時間一久,他們便開始害怕秦始皇會怪罪下來,聚在一起時,便對秦始皇議論紛紛。

只准宮廷留經 不許百姓藏書

學生最怕讀文言文,曾有學生問:「先秦的書不是都被秦始皇燒了嗎?為何還有這麼多?」這真的一個好問題,讓我們先根據《史記.秦始皇本紀》看看焚書的源起。秦始皇三十四年(公元前213年),齊地博士淳于越在一次宴會中要求秦始皇恢復封建制度,讓子弟、功臣成為諸侯,以輔助皇室。這提議無疑是對實行了郡縣制的秦始皇一個挑戰和否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