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國古籍所談及的鬼,可以假裝為自己的親人,可以化身為羊,也可以成為骷髏骨頭,各適其適,創意無限。在《莊子.至樂》篇之中,就寫莊子遇到骷髏骨頭,跟其談論起生死大事。《說文》認為:「鬼,人所歸為鬼。」《禮記.祭義》又說:「眾生必死,死必歸土,此之謂鬼。」人入土為安,肉身化而為骨頭,是人的存在狀態,也是死亡的形式,莊子都視之為平常。
Author: 梁萬如
宋定伯賣鬼 人心最可怕
孔子說未能事人,焉能事鬼。活在人世間,比問鬼神事來得更為重要。《呂氏春秋.慎行.疑似》寫奇鬼戲弄人,人自以為聰明,最後卻反而受其戲弄,誤殺親人,造成悲劇。奇鬼並非什麼超自然的存在,反而與人在同一空間一起生活。這點與在萬聖節之中,人扮成各種妖魔鬼怪,人鬼同道有異曲同工之妙。在干寶的《搜神記》第十六卷之中,有宋定伯賣鬼的故事,人反過來戲弄鬼。
真假分不清報仇殺錯人
依據西方傳統,每年萬聖節,由人去扮演妖魔鬼怪。參與扮演鬼怪的人,向他人討糖,如果對方不給糖果,鬼怪就把自己的歡樂建築在別人的痛苦身上,集驚嚇和快樂於一身,萬聖節就這樣渡過。按《論語》所說,孔子敬鬼神而遠之,與鬼怪保持距離。不過,中國古籍卻有鬼怪假扮成人類去戲弄人的故事。
賽馬破壞規矩 作戰出奇制勝
有不少學者、教育工作者批評田忌之所以在賽馬中獲勝,主因是其軍師孫臏不依循比賽規則,把下等馬充當上等馬,上等馬充當中等馬,中等馬充當下等馬,以這樣的安排出賽,欺騙對手,無視體育精神,破壞共守的信約,從而獲勝。上等馬對上等馬,中等馬對中等馬,下等馬對下等馬,同級較量,正如在拳擊比賽之中,重量級、中量級和輕量級分等有序,在公平原則下比拚,體現人類競技的精神價值。社會最不想看到遵守規則的人期望落空,破壞規則的人反而獲得勝利。更有教育工作者引述嚴復說:「始於作偽,終於無恥。」嚴厲批評孫臏欺騙賽制的不道德行徑。
跨學科論文研田忌賽馬
《史記. 孫子吳起列傳》記載了中外馳名且饒有趣味的歷史故事-《田忌賽馬》。故事出自司馬遷手筆,利用歷史事件的組織安排來寫人物傳記,用以陟罰臧否,是紀傳體的寫法。主角孫臏,是孫武後人,也精通兵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