要從斷章看出全局
有一年,學院的現當代文學欣賞課程選教卞之琳的《斷章》。這首小詩只有四句,三十多字。
要從斷章看出全局
有一年,學院的現當代文學欣賞課程選教卞之琳的《斷章》。這首小詩只有四句,三十多字。
要知道自己身在局中
台灣小學教科書上有一則我們耳熟能詳的寓言故事──父子騎驢。說父子要到市場把驢子賣掉,婦女看到他們仨,就說父子不騎驢子走路,真愚蠢!父親聽後著兒子騎在驢子上。及後遇到老人家,老人家批評兒子獨自坐在驢子上不孝,父親聽後就自己坐上去,兒子下來。一會兒,父子遇到一群婦女和小孩,他們覺得只讓兒子走路很累很辛苦,父親就又把兒子拉到驢上去一起坐。到市場了,有人覺得驢子可憐要承受兩人的重量,父親竟跟兒子合力抬起被捆綁著的驢子走進市場。此時,眾人皆笑,兩父子狼狽非常,在混亂中驢子掙扎跳到河裡去。
過河惹的禍
在中文課上常有副學士一年級的同學問我,怎樣才可以提高中文的理解能力?我曾經採用下面的方法,教同學掌握思考的規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