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《唐山大地震》的時候,我身邊一位胳膊比我小腿還粗的壯漢眼淚流得那叫一個稀裏嘩啦,卻不敢動手去抹,他剛剛才被一些台詞逗得哈哈大笑(比如陳道明跟抱怨他在養女面前只穿短褲汗衫的妻子陳瑾發牢騷道,我這是在家裏,難道還要穿的周武鄭王的),轉眼又被母女相認的悲情場面惹得淚如泉湧,而遠近觀眾的抽泣聲和擤鼻涕聲也是此起彼伏遙相呼應。
讓觀眾該笑的時候笑,該哭的時候哭(很多中國電影正好相反),至少從這場面上來看,馮小剛這次的“獨孤求敗”也許又將衛冕成功。不同的是,以前他讓人笑,用的是耍貧嘴和噴段子,這次要讓人哭,靠的是畫悲情和描人物,以前是時代感弱化的小市民喜劇,這次則是試圖用一場大地震貫穿起中國人三十年的悲喜人生(至少試圖了)。馮小剛的轉型訴求,跟剛剛打了“三次手槍”的張藝謀相比,恰恰相反,有意思。
聯合國「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」委員嚴祖富日前表示,是媒體炒作造成人們誤解捕鯊業,每年7300萬尾被捕殺「割翅」的鯊魚中,80%是意外捕獲的,而且大多數魚翅是從擱淺死鯊弄下來的,他反對鯊魚被割去魚鰭後痛苦掙扎的血腥畫面。
嚴祖富的研究疑點不少。美國「人道對待動物協會」指出,因亞洲地區對魚翅的需求提高,鯊魚在過去半世紀數量銳減,高達三分之一的遠洋鯊魚種類面臨絕種。當全世界譴責濫捕鯊魚時,嚴祖富卻說是「意外」捕獲的,這不但有違絕大多數的科學調查,比率更是高得難以置信。
港大面試題目,總能給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覺,這是香港高校一以貫之的選才思路的體現。去年的港大面試題目中,就有諸如「如果你跟胡錦濤總書記見面,你會跟他講甚麼」、「北京2008年舉辦奧運會的利與弊」、「為什麼中國的電影不如好萊塢的?」等「很猛很敏感」的話題,以此為鑒,今年的面試題中出現「建『鳥巢』是不是太浪費材料」等話題,並不出人意料。
思想是沒有禁區的,與其說港大選擇的是「很猛很敏感」的「政治問題」,倒不如說是以「政治問題」為載體考察內地學生的思維靈活程度,進而確定接受面試的考生是否有創造性潛質。這樣的面試題不是在逼迫學生對某個「政治問題」進行立場表態,而是就這樣「敏感」的話題來考察學生的思維是否受到思維定式的影響甚至禁錮,畢竟,應試教育和素質教育最大的差別就在於,前者要用標準答案來衡量和規範考生,而後者卻要用不確定性來激發學生的創造力。